蔡和森纪念馆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与蔡畅图书馆对面。1987年7月1日建成开馆,1988年4月开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展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蔡和森同志纪念馆”馆额。馆前为蔡和森广场,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9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


  中文名称蔡和森纪念馆地理位置双峰县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


  目录


  1景点介绍


  2人物生平


  3陈列室


  4故居


  5广场


  景点介绍


  双峰旧属湘乡中里,古代分属连道、蒸阳两县,人口八十余万,1951年8月,自湘乡析出设县,因县城南面双峰对峙而得名。双峰钟灵毓秀,名人辈出。三国蜀相蒋琬,元朝大学生冯子振,明代大理寺右评事贺宗,清代中兴名臣曾国潘,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辛亥革命先驱禹之谟,中国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蔡和森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双峰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光辉的篇章。


  蔡和森纪念馆,馆内陈列有蔡和森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140多件,设有六个展厅。门厅陈列着蔡和森半身铜像,铜像是1988年由其孙女蔡予(蔡博之女)、女婿徐龙森捐赠。铜像高1.15米,通高2.68米,以邓小平1979年9月27日题词作背景。馆外有"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群雕,人物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蔡鹿仙、李富春6人群塑。


  蔡和森生平事迹陈列馆分立志“创造新环境”(1895-1918)、组织赴法勤工俭学(1918-1919)、系统提出建党思想、引领工农反帝反封建斗争(1922-1925)、坚持党的正确路线(1926-1930)、人民永远记着他六个部分。


  宽阔的蔡和森广场正中央,矗立着《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群雕塑像。白色的麻石雕像在阳光的衬映下,熠熠生辉。屹立在中间的蔡和森,深邃的目光仿佛在洞察着世界的风云,仿佛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羸弱的身躯上留着西式的发型,穿着修长的西服,扎着整齐的领带,充分反映出了他要用先进的思想冲击和改变旧中国的个性和信念。《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九个金黄色大字,临摹于毛泽东的行书手迹,既寓意着被杨昌济先生称誉为“救国二子”的两位中国革命领袖的深厚感情,更凸现了毛泽东对蔡和森高度评价“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底市委、市政府以及双峰县委、县政府的廉政建设基地,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景点,娄底市红色旅游的龙头。通过把蔡和森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峰的自然人文资源、与陈列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成为了湖南省的红色旅游经典。该馆自建成开馆以来至今,共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达100多万人次。


  人物生平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复姓蔡林,学名彬。湖南双峰县人。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法国勤工俭学组织者、实践者之一。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13年,蔡和森来到长沙,考入湖南铁路专门学校,不久转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与毛泽东结为挚友。在校内他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以才学出众著称。稍后他又转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专修科文学部乙班读书。毕业后,他曾与毛泽东到湘阴等八个县了解农民经济政治状况。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曾受业于杨昌济,并且从事学生运动。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偕母亲、妹妹蔡畅与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国,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并接受共产主义。他在法国勤学,拒绝俭工,并随身携带字典致力于翻译外文著作。1921年年底,蔡和森回国,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于1922年中共“二大”上同妻子向警予一起当选中央委员。他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此后,蔡和森还担任过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要职。


  1925年,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1927年回国任中央宣传部长,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蔡和森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独立展开武装斗争。1928年以疾赴莫斯科治疗,1931年回到上海支援中共广东省委,后前往香港。1931年6月10日,他出席香港海员会议,被叛徒顾顺章等便衣特务逮捕,随即被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8月4日,在广州被枪杀。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同志也说过:“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陈云、聂荣臻等都为蔡和森题词,对他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1979年9月27日为《蔡和森文集》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陈列室


  在纪念蔡畅诞生一百周年时,在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增设了蔡畅生平事迹陈列室。一个纪念馆里同时纪念两位革命家,可以说是蔡和森同志纪念馆的一个特色。蔡畅,1900年5月14日出生于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光甲堂。是深受党和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她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1990年9月1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2000年5月22日,在中共中央纪念李富春、蔡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朱镕基说:“蔡畅同志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朱镕基总理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国家计委……我当时确实是充满了对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终把富春同志作为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当时,一部反映李富春和蔡畅一生的影片《相伴永远》正在拍摄,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听了总理的话心里怦然一动:请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个片名。会议结束时,她对朱总理说出了她的请求。当天晚上,朱总理的秘书给李特特回电话:“总理从不题写片名,但由于对两位老人的深厚感情,这次破例。”一个月后,苍劲有力的题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里,还附了亲笔短信:“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七月十七日。”于是第一部朱镕基题写片名《相伴永远》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在北京八宝山公墓,李富春、蔡畅夫妻的墓设计非常巧妙:夫妻俩的黑色铜像置于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李富春着中山装抱手站立着,蔡畅穿着旗袍坐在一侧的椅子上,两人四目含情相视。蔡畅的身后还有一串音符作为背景,表现出一种革命的浪漫。在铜像前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相伴永远”四个大字。为了纪念这对受人钦敬的模范夫妻,双峰县通过中央有关部门同意,从北京运回了蔡畅生前在中南海的办公桌椅,在蔡和森广场靠320国道的花坛里复制了八宝山“相伴永远”的铜像,并把双峰县图书馆易名为“蔡畅图书馆”。[1]


  故居


  蔡和森故居光甲堂,位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建于清朝末年,砖木结构,总面积550余平方米,是蔡和森、蔡畅同志故居。1900年5月14日中国妇女运动卓越领导人蔡畅诞生在这里,并与哥哥蔡和森在这里度过了8年多的童稚时光。1985年邓小平题写的“蔡和森故居“金字红木匾悬挂于故居大门。2011年,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899年,蔡和森的父亲蔡蓉峰从上海回来,便在不远的地方买下一处住房----光甲堂。1900年5月14日蔡畅在这里诞生,兄妹俩在这里度过了8年多的童稚时光。故居系清末建筑,砖木结构,总面积550余平方米。房屋坐落在一处小坡上,绿树掩映,郁郁葱葱;门前两口水塘,芭蕉戏水,瓜蔓滋长,风景清新秀丽。走进故居,物是人非,只隐约感到,这里曾经有一位少年,坚毅地成长。那活脱的身影,仿佛还在房前屋后跳跃。而救国救民的梦想,也是在这里播种、发芽,向外一步一步有力延伸。在光甲堂居住期间,蔡和森同志家里连续发生了两年不幸的事:他的二姐蔡顺熙夭折了,不久,大哥鹿仙又病逝了。于是,蔡母将全家又造回了永丰原籍。


  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过蔡和森、蔡畅的印迹。(作者:罗绍志)


  广场

   

    蔡和森广场,是2005年纪念蔡和森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双峰县投入1000多万元对纪念馆原址进行大规模的改、扩而成建。新建的蔡和森广场,包括蔡和森纪念馆、蔡畅图书馆,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AAA级旅游景区,从建立至今已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一进入纪念馆大厅,就见一尊青年蔡和森头像安放在绿叶翠柏丛中,那矍铄的平头和坚毅的目光昭示着他不屈的革命气节。顺着过道往右,来到一楼的2个展厅,蔡和森同志青少年时代用过的溪砚及《向导》周刊等文物、著作还有照片共140多件,被一一陈列。二楼的2个展厅为蔡和森同志生平事迹展厅,有邓小平、陈云、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同志为纪念蔡和森诞辰85周年的题词。周世钊、柳亚子、茅盾、罗章龙纪念蔡和森同志的诗词,以及全国各种报刊、出版部门刊载发行的有关蔡和森同志的文章都赫然入目。


  双峰县党史办退休干部罗绍志,潜心研究蔡和森同志近20年。座落在双峰的蔡和森纪念馆、蔡畅纪念馆的建成和更新,蔡和森诞辰的110周年等多次重大庆典活动,皆有罗老立下的汗马功劳。建党70周年时,他作为"中共党史先进个人"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表彰会。与此同时,他获得研究员职称。整个纪念馆的设计、布展、实物展示等,都凝聚了罗老的心血。他每年接待游客近万人。


  蔡和森广场位于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进入广场首先是一个呈圆形的花园式公园,中央有个“心形”的池地,正中嵌着一个很大的向日葵图案。池地周边是精心设计的花坛。左边的花坛间建有“怀和亭”,右边建有“思贤廊”。


  怀和亭的南北各有一联,充分表达了故乡人民对为中国革命献身的蔡和森同志的深深怀念。南面的对联是:亭阁翼然踞湘中而连沪粤;忠魂永在留正气以壮山河。北面的对联为:风雨百年不尽悲歌怀国土;废兴万事尚多伟业待英雄。


  思贤廊的每一对廊柱上都刻有对联,共有六副。从东到西分别为:


  其一:血洒羊城浩气一腔凌广宇;廊连湄水春晖万象沐双峰。


  其二:到此慕先贤忠烈满门能有几;回眸怀往事豪情万丈直无前。


  其三:向导指征程报国拯民齐武穆;赤心然烈火成仁取义媲文山。


  其四:满腹经纶千篇宏论昭古今;浑身正气一片丹心照海天。


  其五:赴法求真人颂一门贤母子;为民尽瘁名扬千古好夫妻。


  其六:仰哲思贤同臻大治循遗教;崇德继志齐迈小康颂伟业。


  宽阔的蔡和森广场正中央,矗立着”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群雕塑像。《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九个金黄色大字,临摹于毛泽东的行书手迹,既寓意着被杨昌济先生称誉为“救国二子”的两位中国革命领袖的深厚感情。


微信扫一扫,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