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
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坐落在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南岸。1999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4年经中央批准建造的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是一幢具有壮族民居风格的建筑。展出了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的生平事迹,陈列了234件文物、图片和史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将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和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卓越的农民运动领导人韦拔群英勇战斗的光辉革命历程。
中文名 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 外文名 Li Mingrui s Revolutionary Martyrs Memorial Hall 位 置 广西 所 属 中国 展 厅 320多平方米 文 物 234
目录
1 由来
2 纪念碑
3 馆内陈列
4 构成
5 馆内建筑
6 历史
7 李明瑞烈士
8 韦拔群烈士
9 开馆及意义
由来
1984年为纪念百色、龙州起义55周年而建的李明瑞、韦拔群革命烈士纪念塑像和陈列馆,又称百色起义烈士纪念馆坐落处,前方是风光旖旎的南湖碧波,背后不远便是古老巍峨的名胜之地青秀山,可谓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及韦拔群等领导广西右江地区的一部分革命士兵和农民,在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第七军政治委员,张云逸任第七军军长,李明瑞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韦拔群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辟和保卫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壮士们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的光辉篇章,永载史册。
1984年12月11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经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南宁建立李明瑞、韦拔群和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烈士纪念碑。
纪念馆占地总面积740多平方米,房屋为中国传统悬山式建筑风格,蓝色琉璃瓦、石米柱。分正厅、曲廊、侧厅,周边铺设大理石阶,馆前种有四棵名贵珍稀的人参果树,枝繁叶茂,佳果累累。馆前方两侧各种一棵高挺的木棉树,红棉竞放,睹之如见当年革命志士的伟岸身躯和英雄气概。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纪念碑
陈列馆正前方高耸着一座革命烈士塑像纪念碑,大理石碑座呈四方形,高4.5米,上塑李明瑞、韦拔群等烈士群像,烈士们高大英武、豪气凛然,双目炯炯有神,直视远方,展望革命胜利的曙光。
碑座刻有邓小平1981年12月11日 [1] 书题的纪念词:“纪念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百色起义。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表达了全国特别是广西各族人民对烈士的缅怀及敬仰。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所立的碑志载有:“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指引下,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推动和影响下,广西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革命斗争”之述,评价极高,让革命忠烈的壮举昭示于世,传诵千秋万代。
馆内陈列
纪念馆内陈列着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部分文物、照片。李明瑞、韦拔群以及同处展出的在百色、龙州起义中牺牲的俞作豫、陈豪人、宛旦平、陈洪涛、何世昌、李谦、沈静斋、严敏、黄治峰等都是共产党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卓绝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的伟大业绩,光耀人寰。
构成
整个纪念馆的建成,朴实大方,肃穆庄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纪念馆总占地面积686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320多平方米,纪念碑面积152.5平方米,其余为广场、草坪,广场地面和草坪周边均为花岗岩石板铺设。
韦拔群和李明瑞烈士纪念碑
南宁市韦拔群和李明瑞烈士纪念馆主要由纪念碑和陈列馆两大部分组成,纪念碑座落在广场中心,碑座为四方形,四周用黑色大理石粘贴,高4.5米,上塑着烈士群像,碑座正面刻有1981年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题词“纪念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百色起义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背面刻有《碑志》全文。
韦拔群和李明瑞烈士陈列馆
陈列馆面积为320多平方米,展厅宽敞明亮,陈列了李明瑞、书拔群烈士以及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红七军、红八军的部分文物、图片、史料等宣传资料,展品有234多件。
其中有李明瑞烈士在北伐战争时期用过的砚台,红七军指战员在百色起义时佩戴的红领带和用过的步枪、子弹、军号,韦拔群在西山坚持斗争时用过的鼎锅等文物52件;李明瑞、韦拔群烈士遗照、红七军军部及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百色粤东会馆、东兰县第一届农讲所遗址——北帝岩(列宁岩)等图片140多幅;有红七军建立后发布的布告、印发的《土地革命》宣传小册子、韦拔群等于1922年发表的《敬告同胞书》等历史资料42篇(册)。这些宣传资料真实、生动、形象地记载了红军优秀将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卓越的农民运动领导韦拔群两位革命先烈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1929年至1931年间,由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红七军、红八军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斗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929年12月11日和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中,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韦拔群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他们在创立红七军、红八军并开辟和保卫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馆内建筑
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位于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南岸。为李明瑞、韦拔群两位烈士纪念馆,1999年1月,广西区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是一幢具有壮族民居风格的建筑,面积320多平方米的展厅,展出了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的生平事迹,陈列了234件文物、图片和史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将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和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卓越的农民运动领导人韦拔群英勇战斗的光辉革命历程。
纪念馆广场中央是一座气势雄伟、高达14米的百色起义革命先烈雕像。雕像中间竖立着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象征着大革命时期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李明瑞、韦拔群和红军战士以及赤卫队员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雕像底座正面镌刻的“纪念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一行遒劲的大字,是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12月11日的亲笔题词。
雕像底座的背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立的碑志。碑文记叙了李明瑞、韦拔群等百色起义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凝聚着广西各族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意。
历史
百色、龙州起义中,李明瑞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韦拔群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在开辟和保卫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功不可没,两位共产党人都具有光辉的革命生涯。
李明瑞(1896-1931),广西北流县人,1920年毕业于广东诏州滇军演武堂炮兵科。北伐时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旅长、师长、副军长,战功卓著,有“虎将”之称。1926年7月,李明瑞率部转向江西,配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等,经过激烈战斗,消灭了孙传芳部主力,并相继占领九江、南昌。
1929年6月,俞作柏、李明瑞部占领南宁。蒋介石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编遣特派员,主政广西。他们踌躇满志,为巩固统治地位,要求中国共产党派干部到其军政部门协助工作。中共中央便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先后派出邓小平、贺昌、张云逸、陈豪人等一批干部,与原先参加过广州起义、后被派回广西工作的雷经天、俞作豫等同志一起开展革命工作,由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负责统一领导。
1929年10月3日,俞作柏、李明瑞宣布倒蒋(蒋介石),在南宁组织讨蒋南路总司令部,俞作柏任总司令,李明瑞任副总司令。10月14日,邓小平、张云逸率广西警备区第四大队、教导总队,离南宁沿右江而上抵平马(今田东)、百色。李明瑞、俞作豫率部队到左江龙州。先后分别在百色、龙州举行起义和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1930年夏,邓小平按照中央的批准,根据李明瑞的要求,接受李明瑞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10月,李明瑞与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一起,率领红七军主力北上,随即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他勇挑重担,指挥明智,战功卓著,身先士卒,行军从来不坐骑,深得邓小平赞赏,不愧是红军的优秀指挥员。1931年10月,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党中央,搞肃反扩大化,李明瑞于江西省于都不幸被害。
韦拔群是广西东兰县人,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农民运动领袖。曾是广西桂林法政学堂学生。参加革命后到广州第三届农讲所学习,结业后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奉派回广西领导农民运动。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任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常委兼右江农军第一路军总指挥。8月领导东凤凌百四县农民暴动。10月任中共东兰县委委员和县革委会主任。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1930年12月指挥右江苏区第1、第2、第3次反“围剿”作战。他坚持艰苦卓绝的农村游击战争,深入群众,历尽艰辛,使革命武装力量在当地蓬勃发展。新桂系头目将韦拔群等人领导的这支革命力量视为他们的心腹之患,巨额悬赏缉拿他。1932年10月19日,他在东兰县武篆西山赏荣洞被利欲熏心的叛徒杀害。韦拔群曾为牺牲了的战友苏民同志写过一副挽联:“在红军任赤军,一体为人民而奋斗;你先死我后死,大家为革命而牺牲。”他后来果真做到了为革命捐躯。韦拔群牺牲后,当地瑶族同胞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他家乡附近的特牙山脚下,并建起特牙庙怀念他,当地群众将这个屋庙称为“红神庙”。
李明瑞烈士
纪念馆内,李明瑞烈士事迹陈列室从“北伐虎将”“举旗左右江”等七个部分展现了李明瑞烈士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
1896年11月9日,李明瑞出生在广西北流市清湾镇朱砂村。在半耕半读中他度过了少年时代。1920年从滇军讲武堂韶关分校毕业后,李明瑞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26年7月,李明瑞参加了北伐战争。这位富有正义感的爱国将领,率部协助叶挺将军的“铁军”攻下了汀泗桥、贺胜桥。在战斗中他屡建奇功,被晋升为师长、副军长,成为北伐军赫赫有名的“虎将”。之后,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谛,李明瑞回到北流,与我地下党的朱锡昂、俞作豫两同志秘密会晤,并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29年6月,李明瑞和俞作柏主政广西后,主动要求中共派干部与其合作,起用了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李明瑞在广西通电反蒋失败后,在邓小平、张云逸的领导下,1929年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担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
1930年初,李明瑞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红七军奉命北上,李明瑞作为红七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指挥部队经桂、黔、湘、粤、赣五省,历时半年,长驱一万二千里,大小战斗百余次,历尽艰难险阻,最后胜利到达中央苏区。为了表彰红七军,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授予其一面“转战千里”锦旗。在瑞金,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亲切接见了李明瑞。
1931年夏,中央红军总前委决定成立河西指挥部,统一指挥赣江以西的红七军、红二十军和独立一师,任命李明瑞为总指挥兼红七军军长。之后,李明瑞率红七军参加了保卫中央苏区和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战斗,红七军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
1931年10月,李明瑞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含冤而死,时年仅35岁。1945年,党中央作出了《红军第七军历史的决定》,为李明瑞恢复了名誉,并正式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韦拔群烈士
韦拔群烈士事迹陈列室展出了韦拔群从领导广西早期农民运动、参加百色起义到坚持右江根据地斗争的光辉历程。
1894年,韦拔群出生在广西东兰县巴学乡东里屯。青少年时期的韦拔群就胸怀救国救民的大志,参加过护国讨袁战争。
为了寻求革命真理,1925年3月,韦拔群参加了毛泽东举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学习结束回到家乡后,韦拔群在东兰成立了“改造东兰同志会”,宣传革命理想,展开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并创办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右江地区十几个县培养了大批农运骨干,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29年底,韦拔群参加了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担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为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后,韦拔群率部留下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10月,韦拔群壮烈牺牲。
开馆及意义
2006年9月30日上午,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在南宁市举行挂牌仪式。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司长毛公宁在仪式上宣读国家民委关于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决定。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涌现了许多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的人物和事件,形成了一批历史遗址、纪念场所和人文场所等,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国家民委命名首批2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广西的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名列其中,且是广西惟一一个获命名的场所。
孙瑜说,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是广西民族工作的一件大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活动,对贯彻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获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对加强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希望社会各界,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为契机,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更好地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微信扫一扫,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