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烈士雕像

   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浑河南岸永安桥与新华桥之间的玄菟园广场上。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雕像为半身像,头带皮帽子,上身着皮大衣。雕像占地面积为17.18平方米。
  
   导读
  
  中共抚顺市委员会、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抚顺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于1987年4月决定筹建将军雕像,7月动工,10月23日落成并揭幕。雕像由基座和头像两部分组成,全高3.55米,基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黑色大理石贴面,基座由两阶组成,高1.80米;头像为铜像,高1.75米。基座正面镌刻“杨靖宇烈士”五个醒目大字,背面镌刻烈士简介。
  
  杨靖宇
  
  个人简介
  
  杨靖宇,1905年生,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5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1月,被党组织派往信阳等地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豫南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1929年被党派往东北地区工作,任中共满洲省临委抚顺特支书记,领导抚顺工人运动。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积极领导抗日活动。1932年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1933年起,历任磐石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
  
  个人履历
  
  杨靖宇(1905-1940.2.23)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河南确山人,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家庭背景
  
  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杨靖宇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
  
  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杀害将军的岸谷隆一郎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并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特工队的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长期在东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23日,在蒙江县(今靖宇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所获荣誉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微信扫一扫,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