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1918年(民国七年),周桓被送进该村的一所小学堂。


  1923年(民国十二年),周桓考入设在该镇的县立高级小学。


  1925年(民国十四年),周桓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庄河县县立中学。周桓父亲的宗兄周良图资助周桓上学。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季,周桓因患病休学回家。病愈后,因周良图不再为他提供学费而辍学。


  土地革命时期


  1928年(民国十七年)2月,周桓只身跑到天津,投奔同宗哥哥周鼎年。


  1929年(民国十八年)1月,周桓考入天津中山中学三年级免费插班生。周桓在天津中山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30年(民国十九年),周桓到上海,在中共外围组织互济会训练班学习。同年5月到湘鄂赣苏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政治部秘书、红3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参加了第一、二次攻打长沙的作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起,周桓兼任红3军团政治教导队政治委员、军团政务处处长和政治保卫分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工人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任红8军团政治部破坏部部长、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敌工部部长。到陕北后,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周桓改兼统战部部长,参加争取张学良东北军共同抗日的工作。曾促成红军与东北军甘泉守城部队谈判,使张学良等爱国将领对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有了切身感受,进一步坚定了其联共抗日的决心,从而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桓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第1游击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9月,周桓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0月,周桓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军法处处长,曾率野政巡视团到冀南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协助培训干部、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周桓回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太行反“扫荡”战斗和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周桓任东北军政学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兼联络部部长和中共长春市委书记,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后勤部政治委员,参与组建东北二线兵团,领导改造战俘、瓦解国民党军的工作。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辽沈战役期间,周桓参与争取长春国民党守军曾泽生部起义等工作,并促成郑洞国率新7军投诚,加快了长春的解放,为取得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后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


  建国之后


  1950年起,周桓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务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长期主持所属部队的政治工作,曾在总政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过程中提出过宝贵意见。


  抗美援朝期间,周桓参与领导东北军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后勤保障。


  1955年11月,在中央军委于辽东半岛组织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抗登陆战役演习期间,周桓参与领导沈阳军区参演部队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


  1959年,周桓调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周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受到残酷迫害。


  文革后,周桓任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79年,任国家文化部顾问。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1993年10月27日8时41分,周桓在北京病逝,终年84岁。


微信扫一扫,查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