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1905—1993)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早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4年 11月,李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197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93年 7月12日,李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人物关系
 
     李达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眉县 出生日期 1905年4月19日 逝世日期 1993年7月12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性    别 男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 抗日战争时期
  
  ▪ 解放战争时期
  
  ▪ 新中国成立后
  
  2 人物贡献
  
  ▪ 著作
  
  ▪ 军事
  
  3 轶事典故
  
  ▪ 夫妻同心
  
  ▪ 廉洁奉公
  
  4 家庭成员
  
  5 人物评价
  
  6 后世纪念
  
  ▪ 故居
  
  ▪ 画传
  
  早年经历
  
  李达,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郿县(今眉县)横渠区崖下村。5岁时就给地主打短工。11岁时,家里借债供他读了5年私塾。
  
  1922年初考入西安私立东道中学,后转入省立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
  
  1924年毕业返乡,在横渠区当小学教员。
  
  1926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
  
  1927年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任排长、连长、旅部参谋等职。
  
  1930年中原大战后,所部被编入第26路军。
  
  1931年随部到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2月追随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参加宁都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任连长。
  
  1932年到湘赣苏区,任红军独立第1师参谋长兼3团代理团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起任红8军参谋处处长、红17师参谋长兼50团团长,参与指挥抗击国民党军对湘赣苏区的进攻,并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
  
  1933年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7月随红6军团西征,8月任军团参谋长。10月率部在贵州印江地区与贺龙率领的红2军团会合后,调任红2军团参谋长,协助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发起湘西攻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指挥反“围剿”作战。
  
  1935年11月参加长征。
  
  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红6军团与红2军团、红32军组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开始与贺龙并肩战斗。同年10月,二方面军与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7年初任援西军参谋长,组织接应突围的西路军人员。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参谋处处长,随部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参与组织实施了七亘村、黄崖底、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太行区反“六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1938年12月任第129师参谋长。重视司令部业务建设,强调组织严密的战前侦察,经常深入前沿观察地形、了解敌情并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香城固、磁武涉林、白晋铁路破击战等战役战斗和百团大战,并参与创建晋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
  
  1943年8月受命统一指挥太行、冀南军区各一部和冀中警备旅等部发起林南战役,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10月兼任太行军区司令员,领导太行区军民反击日军“扫荡”,同时进行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打破日军的经济封锁,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1945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春夏攻势作战中,指挥太行军区部队进行了道清战役、安阳战役和大反攻作战,收复了大片国土。
  
  1945年8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9月兼任太行纵队司令员,参与指挥反击国民党军阎锡山部的上党战役,有力地配合了重庆停战谈判。邯郸战役发起时,曾冒险越过火线,与国民党军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协商该部起义事宜。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2月14日,认识20多天的李达与张乃一在涉县举行了婚礼。当张乃一问李达选这一天的原因时,李达说:“1931年12月14日,我加入了红军,这一天是我从旧军队军人变成红军战士的日子,也是我新生的日子,有纪念意义。”
  
  1946年6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陇海路、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等战役。
  
  1947年协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发起豫北攻势和鲁西南战役后,战胜敌多次追堵,向大别山进军。
  
  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宛东、襄樊、郑州等战役。淮海战役后,于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主持西南军区日常工作,参与领导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夏季反击战役。回国后于1954年11月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
  
  1958年因所谓教条主义受到错误批判,调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对开展军事体育事业做了开拓性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非法关押4年。
  
  1972年10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曾兼任解放军体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参与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划工作。
  
  1980年至1988年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3年 7月12日,李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人物贡献
  
  著作
  
  李达于1985年撰写了《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此后,他还撰写了《回顾淮海战役中的中原野战军》、《回忆百团大战》等著作,为军史界、党史界等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1942年6月,李达起草了《非战斗机关军事化的问题》,下发部队执行。鉴于八路军总部被围、左权副总参谋长牺牲的惨痛教训,李达提出了四顶措施,指导129师所属部队的统率机关战斗化。这一建议,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条件下的统率机关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军事
  
  李达作为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主要助手,参与指挥了攻克南阳、襄阳、郑州、开封等一系列战役,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轶事典故
  
  “文革”开始后,在康生指使下李达被投入监狱。张乃一开始了“营救”丈夫的行动。1972年4月初,上级决定解除对李达的监护。3天后,李达被释放出狱。当天晚上,李达说:“为了我,这些年你受苦了……”。张乃一说:“别那么说,我们是风雨同舟的夫妻,如果我被平白无故地送进监狱,你也会为我承受一切的。”
  
  廉洁奉公
  
  1987年,他回到阔别55年的家乡,临走时写下了“公明廉威”,希望县领导能以古为鉴,公正、廉洁,坚决杜绝腐败现象滋生。李达教育子女说:“农民要以农为本,自力更生,不要靠别人,听党和政府的话,安心务农。”李达的儿子李如龙住的房子破烂不堪,有一间房屋倒塌,李如龙写信给爸爸想要点钱盖座新房,李达回信说:“你已长大成人,这件事不能靠我,不能盖修一修就行了。”有一次李如龙去北京看望父亲,临走时父亲对他说:“家乡劳动工具紧缺,把这个东西带上,回家好好务农,在田里劳动就是你的工作。”李对儿子如此,对孙子亦如此。李未平在新疆服役表现突出而提干,组织决定准备再提升一级,表都填了,恰好李达来新疆考察,他告诉部队领导对李未平要严格要求。李未平转业后要求回陕西,也被李达拒绝了。
  
  家庭成员
  
  第一任妻子 齐珂 八路军一二九师女干部,1944年离婚。
  
  第二任妻子 张乃一 张乃一,原名张慧如。1913年11月7日生,河北深县石村人。开封省立女子中学毕业,1937年入党。1938年到延安,1945年在宁都起义纪念日12月14日在河北涉县结婚。北京女子一中党委书记。
  
  儿子 李如龙 一生都在陕西眉县横渠区崖下村当农民。
  
  儿子 李掌林
  
  儿子 李唯实 原名李健民,原籍陕西省眉县,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涉县。1967年毕业于北京轻工学院。高级经济师。原海南省信息产业局局长、党组书记、正厅级退休干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5日16时04分在海口逝世,享年69岁。
  
  儿子 李仲民
  
  女儿 李晖
  
  女儿 李彤研 1947年生。1972年,李彤妍应征入伍,历任卫生员、参谋、教员、工程师、计算机室主任等职。
  
  女儿 李丹
  
  人物评价
  
  1934年,创建湘鄂川黔苏区的过程中,李达被红二方面军称为“足智多谋的参谋长”。红6军团称他为“李菩萨”。 


  抗日战争时期,陶汉章将军评价李达“虽不善于发言,却善于不发言”。 
  
  1947年夏,晋冀鲁豫野战军进军大别山,刘伯承赞曰:“李达是活地图!”邓小平曰:“李达这一手真了不起!” 
  
  1948年5月,陈毅元帅称赞李达是“我们的好诸葛”。 
  
  2005年9月,李达之女李彤妍评价父亲说:“他是一个埋头苦干、不计名份只重工作的人”。 


  后世纪念
  
  故居
  
  李达故居位于宝鸡市横渠镇横渠村,总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建筑风格兼顾明清特色,主要以民国初年关中民居原型为主。  
  
  画传
  
  2005年04月29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李达将军诞辰100周年暨《李达画传》出版座谈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李达画传》,通过200多幅摄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和60多则鲜为人知的故事,多侧面反映了李达的一生!

微信扫一扫,查看详细介绍